守护未来,远离“糖”扰——2025年糖尿病日全民健康科普
2025年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以“糖尿病与幸福感”为核心主题,倡导“提高认知,重在行动,关注职场糖尿病”,既呼应了全球七成糖尿病患者处于工作年龄的现状,更传递出“控糖不是痛苦约束,而是幸福基石”的健康理念 。面对我国2.33亿糖尿病患者的严峻形势,唯有科学认知、主动行动,才能让每个人都远离糖魔困扰,拥抱高质量生活。
一、什么是糖尿病?——身体能量系统的失衡

简单来说,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。我们可以把身体想象成一个精密的工厂:
· 胰腺是生产部门,负责生产胰岛素(一种激素)。
· 胰岛素是钥匙,负责打开身体细胞(如肌肉、脂肪细胞)的大门。
· 葡萄糖(来自食物)是燃料,需要进入细胞为身体提供能量。
当这个系统出现故障时,糖尿病就发生了:
· 1型糖尿病:生产部门(胰腺)罢工,几乎不生产胰岛素(钥匙)。通常与自身免疫、遗传等因素有关,多见于青少年,需终身注射胰岛素。
· 2型糖尿病:身体对胰岛素(钥匙)不敏感(胰岛素抵抗),或者生产部门(胰腺)后续也疲惫了,产量不足。这是最常见的类型,占90%以上,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。
· 妊娠糖尿病:女性在怀孕期间首次出现的高血糖。
核心标志:血糖值超标。 空腹血糖 ≥ 7.0 mmol/L,或餐后2小时血糖 ≥ 11.1 mmol/L。
典型症状为“三多一少”(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体重减轻),但2型糖尿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,容易被忽视。
二、糖尿病有哪些危害?——沉默的“甜蜜杀手”

长期的高血糖就像糖水在浸泡全身的血管和神经,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,这才是糖尿病真正可怕之处。
· 急性危害:
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、高渗高血糖状态,可能危及生命。
· 慢性危害:
·伤及血管:导致动脉粥样硬化,引发冠心病、心肌梗死、脑卒中。
·伤及肾脏:糖尿病肾病,严重者可发展为尿毒症,需要透析。
·伤及眼睛:糖尿病视网膜病变,是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·伤及神经:导致手脚麻木、刺痛、感觉丧失(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)。
·伤及足部:足部溃烂、感染、坏疽,严重时需要截肢(糖尿病足)。
值得注意的是,并发症并非不可避免,科学管理能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41% 。
三、哪些是糖尿病高风险人群?——看看您在其中吗?

如果您符合以下情况,就需要格外警惕:
1. 超重与肥胖者(尤其是腹型肥胖,男性腰围≥90cm,女性≥85cm)。
2.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(父母、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)。
3. 缺乏体力活动者。
4. 有不健康饮食习惯者(如高糖、高脂、高热量饮食,常饮含糖饮料)。
5. 年龄≥40岁的中老年人。
6. 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,或曾分娩过巨大儿(出生体重≥4公斤)的女性。
7. 高血压、血脂异常患者。
8.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。
四、什么是糖尿病前期?——悬崖勒马的最后机会

“糖尿病前期”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,是逆转糖尿病的最佳时机!
· 诊断标准:空腹血糖在6.1-7.0 mmol/L之间,和/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.8-11.1 mmol/L之间。
· 这意味着什么? 您的身体已经拉响了警报,但尚未发展成糖尿病。通过积极干预,完全有可能让血糖恢复正常,避免进展为糖尿病。
五、如何预防糖尿病?——分层管理,精准施策

1. 一般人群:养成好习惯,筑牢防火墙
· 均衡饮食:遵循“膳食宝塔”,多吃蔬菜、全谷物,控制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。
· 坚持运动: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(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)。
· 保持健康体重:将体重指数(BMI)控制在24以下。
· 戒烟限酒。
2. 高风险人群 & 糖尿病前期人群:强化干预,逆转危机
在一般人群预防措施的基础上,需要“加码”:
· 接受专业筛查:每年至少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。
·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: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,制定更严格的饮食和运动计划。
· 必要时药物干预:对于部分高风险人群,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(如二甲双胍)来预防。
3. 40岁以上人群:年度筛查,防患于未然
年龄是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。因此,建议所有40岁以上人群,每年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,将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纳入常规体检项目。
六、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健康管理?——与“糖”和平共处

如果不幸确诊,科学的管理能让您拥有与健康人同样精彩的人生。请牢记 “五驾马车”:
1. 健康教育:学习糖尿病知识,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。
2. 饮食治疗:学会定时定量、均衡营养,掌握食物交换份法。
3. 运动治疗:在医生指导下,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,持之以恒。
4. 药物治疗:严格遵守医嘱,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,不随意停药、改量。
5. 血糖监测:定期自我监测血糖,了解血糖控制情况,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。
新增“第六驾马车”——并发症防治与心理健康: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(眼、肾、足、心脑血管等),同时关注心理健康,积极面对,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。
2025年糖尿病日的主题告诉我们,控糖的终极目标是守护幸福。无论是健康人群、高危群体还是糖尿病患者,都能通过科学认知和积极行动,掌控血糖、守护健康。让我们以此次糖尿病日为契机,把健康生活方式融入日常,用行动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保驾护航。